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6章(1 / 2)





  面上现出深深的疑惑。

  蝴蝶女:“……”

  她默然片刻,默然消失……

  次日,江含征便带着夏初菡回了巡按官署,至于华表妹,唔,家人已来接,完全不必担忧。

  江含征派出两个亲信分别去调查史俊生和申骋两个人。

  十多日后,第一个调查的亲信回来,向江含征报告:“史俊生进了县牢没多久,便因病去世了。

  他家中还有一个老父,自史俊生去世后,他家中的生活突然好了起来,不但添了地,还修了房,属下多方打听,得知,史俊生去世后,留给父亲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。

  但他一个裁缝,这么多银子是从哪里得来的,属下不得而知。”

  江含征听后微微点头,而后陷入深思。

  然后半个月以后,另一名亲信来报:“申驰去世以后,家中所有的财产都归了申骋,但他不务正业,不善经营,不到两年时间,他兄长名下最优质的茶园便都低价折给了别人。

  属下在茶楼中听人闲聊时说起,说申骋卖了茶园之后一蹶不振,曾喝酒醉骂说,自己被人下了套子,被人坑了。再打听,说是和一个女人有关。再多的,属下就打听不出来了。”

  江含征听了点头。

  亲信离开后,夏初菡问江含征:“大人要继续打听吗?”

  江含征微微冷笑:“不,凶手逍遥的时间已经够长了,我现在就要向申城县衙提交诉状,要他们重审此案!”

  ☆、第89章 落梅妆(10)

  第89章

  按江含征的打算,如果申城县令还是原来的那个,那么,他会向汝宁府报案,如果不是,自然还是向申城县报案更方便,之后,下属呈报来的消息是,申城县县令因为迅速破解蝴蝶女案件而得到上级的赏识,已于一年前升官而去……

  对此,夏初菡甚感无语:破案破出了人命冤案还能升官……

  江含征道:“只怕这件案子后,这个人性命就难保了……”

  本朝律法,如果出现冤假命案,而被冤者已被处决的话,那审理这件案子的官员便要为此偿命,凡经手这件案子的人,诸如巡抚巡按之类甚至更高层的官员,都要因此受到连累一并加以处罚,所以翻案这种事,牵一发而动全身,很多官员都不愿意做。

  但艰难之处亦未尝不是机遇之时,尤其对于一个新上任的、需要作出成绩的县令而言,所以江含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申城县报案。

  南方的冬天阴寒湿冷,夏初菡也是第一次知道,有的地方冬天竟然不下雪而下雨,细细的雨,挟着着湿冷的气息,如要渗到了人的骨头缝里去。

  江含征带着夏初菡和琴音来到了随州府的枫杨县驿馆。

  据江含征所言,枫杨县与申城县相邻,两县分别隶属于两省的边界地带,枫杨县往北十几里就是申城县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巡按大人可以一边在枫杨县巡察,一边关注申城县的案情,公事之余不忘兼顾私事,私事之时更不忘做做公事装点门面……

  这还真是……

  夏初菡表示对巡按大人有了新的认识。

  天晴之后,一行人来到申城县衙。

  申城县令大约四十来岁,长相甚是考验人的想象力。头颅两头宽中间窄,稀稀疏疏的两道眉下,两只小眼睛眨巴来眨巴去,如要眨巴出一点诚意来,结果却仿佛在抛媚眼,尤其是那唇角还挂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笑意。

  当他这样捏着胡子,抛着媚眼、挂着暧昧不明的笑意注视着江含征的时候,夏初菡就看见,一向自诩风度良好的巡按大人,脸色隐隐发青,已近怒火边缘。

  “那江巡按以为这件案子该从何处开始呢?”该县令还在谦虚地表示疑问。

  江含征忍着火做官样文章:“吴大人才是申城县一县之主,在下只是把所知道的情况告诉吴大人,其他的当由吴县令做主。”

  吴大人唇边的暧昧笑意更深,不住地说着“江巡按断案神明,在下早有耳闻,心慕已久”的话,夏初菡就看见,英明神武的巡按大人,脸已经完全黑了下来,几乎当场就要掀桌。

  该县令却没有一点眼色,婆婆妈妈地邀请江含征共同上堂后,然后让衙役去提嫌疑人。

  嫌疑人拘捕过来后,吴县令不问青红皂白,惊堂木一拍,怒喝一声:“大胆申骋,你杀兄害嫂,抢占兄长家产,还不把你所犯之罪从实招来!”

  堂外围观的夏初菡略略一瞟,就见这位吴县令即便在如此怒喝的时候,唇边依然挂着暧昧的笑意,那画面真是……

  而江含征,大约也没想到该县令会如此作为,那张脸,已经和硬壳没啥区别了。

  堂下的申骋哭哭啼啼:“大老爷冤枉,我的兄长是被嫂子和她的奸夫一起下毒害死的,前任县令已经审过,与小人无干呐!”

  吴县令愈怒:“你还敢抵赖,本县查得清清楚楚,你与申驰同父异母,你母亲偏爱你,分家之时撺掇着你父亲把好的那份家产给你,而你却守不住,倒是你兄长勤劳踏实,积累起一份不薄的家财,于是你起了贪心,便想夺财霸嫂,但你嫂子不从,于是你便杀了你兄长诬陷到嫂子身上,然后再夺取兄长家产,还说不是?”

  申骋愕然呆住,万万没想到该县令一丝不差地把他的身世说出来也就罢了,还想象力如此丰富,为他织造出这么一段传奇履历来,一时悲从中来,嚎啕大哭。

  该县令端然静坐,捏着胡须,脸上依旧挂着神秘暧昧的笑意,不疾不徐地听着申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往事。

  申家家道小康,申父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后,留下一个十岁的儿子,而后申父又娶了第二任妻子,也就是申骋的母亲。

  申父对小妻子很是宠爱,四十来岁时又有了申骋,中年得子,欢喜无限,所以对小儿子难免有些溺爱纵容。

  大儿子懂事、孝顺、诚实,很得长辈夸赞,但世事往往如此,最懂事的那个,往往是最受忽略的那个,这话在申驰身上得到很明确的体现。

  父亲也就罢了,随着年龄增长,原本对申驰一向淡淡的继母也开始对他看不惯,动不动就挑剔责骂,甚至有一次,半夜醒来,申骋听见母亲对父亲说:“大郎也大了,这么大一个小伙子见天挤在院子里,里里外外总有些不方便。

  前两日,我正在洗澡,忽然听到外面有什么声音,一看窗户,上面竟破了一个洞。我慌忙穿上衣服出去看,外面什么也没有,就听见一个邻居说,刚才看到大郎慌慌张张地从家里跑了出去。

  现在那个洞还在窗户上留着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