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好运的九零年代第52节(1 / 2)





  县领导赞同。

  现在上百人,往后上千人,上万人。不提起设计好,以后轻则浪费财力,重则可能得停工整顿。

  “是我们没考虑到。要不要我们帮你们找个设计师?”

  张跃民摇头:“帝都大学有,改天我自己找。”

  签了合同,梁好运他们回到家,张跃民就去学校。

  建筑系的老师带着学生实地勘察时,县领导也派人过去了。没少帮张跃民和梁好运说好话。

  老师和学生到平安县也很纳闷,东城西城交通便利,地也不是没有,怎么选在北边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儿办厂。

  县领导的人一解释,老师和学生反而佩服梁好运和张跃民。老师更是夸他俩有一颗赤子之心。

  暑假不过一半,建筑系的老师带着学生就把规划图给弄出来,特别详细,还没收钱。

  梁好运就跟张跃民做东,带着他们到帝都饭店,帝都最好的饭店,饱餐一顿。

  老师料到俩人会请客,张跃民提出请他们吃饭,老师不希望他和梁好运总惦记这事,有心理负担。当时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。

  然而到帝都饭店,老师们还是惊着了。他们也不是没帮人弄过图,可帝都饭店吃饭,还是头一次。

  一个个吃的走不动,被段老三和刘向东开车送到学校,就忍不住感慨,张跃民和梁好运两口子会做人,格局大。

  这些梁好运都不知道,也没空关心这些。

  买地的钱省下来,梁好运就买个二手车,跟张跃民学会了,就工厂和新厂两边跑。

  偶尔,张跃民也帮她盯着。

  寒冬腊月,帝都迎来第一场大雪,好运食品厂的四个厂房和两处员工宿舍就盖好了。

  新房子味道重,以免工人们得病,梁好运也没搬。买来新设备,院墙弄好,找两个当地政府推荐保安,好运食品厂全体职工才开始搬迁。

  边生产边搬,搬到五月初才搬干净。

  最后那天,门卫都哭了。

  这个国企效益不大好,梁好运觉得撑不了几年。门卫才五十左右,梁好运就把她家的电话给门卫,道:“我那边还缺几个门卫、保安和清洁工。您这边要是有合适的人,就打这个号电话。”

  第41章 欠收拾

  门卫这人每天没啥事,谁跟他聊天他跟谁聊,所以也知道厂里效益不好。不过他从没想过工厂倒闭他下岗。在他看来,年过半百,再过几年就可以退休了,厂里再不好也能撑到他退休。

  常言道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

  一九九三年伊始,下岗潮席卷全国。

  门卫的单位经历改革,他们这些年龄大的都被放假。这个假期放多久,谁也说不准。可能三五年,也有可能到退休。

  退休了可以拿退休工资,放假可没钱。

  门卫的儿子刚结婚,女儿还在上学,将来再有个孙子或孙女也要花钱。能走能动,年龄不是很大,也没有病痛,不能整天在家闲着吧。

  门卫想到梁好运给他的号码。

  大半年了,这个号码可能换了,也有可能无人接听。

  门卫惴惴不安地拨出去,苍老的声音从那端传来。门卫的心里咯噔一下,瞬间凉了。

  “找谁啊?咋不说话?”

  门卫道:“不好意思,可能打错了。”

  “你找谁啊?”

  那端很疑惑,像是不明白,你都不说找谁,怎么就知道打错了呢。

  门卫很是不好意思地说:“找梁厂长,梁总,可能拨错了,我再打一次。”

  “好运吗?”

  门卫眼睛一亮,心激动的热了:“您您是?”

  “我是她爷爷,她还没下班。啥事?跟我说,我回头告诉她。”

  门卫看了看时间,下午三点,恍然大悟。电话号码是家里的,不是她本人很正常啊。

  “梁总以前,以前跟我说,那边缺门卫、保安还有清洁工,我想问问,还缺人吗?”

  这事张爷爷听说过,保安不缺,都是县领导找的人,听说都是退伍军人。清洁工好像缺,那么多地暂时用不着,需要招人上山种树,以免山体滑坡。

  “好像还缺。我回头给你问问。你,晚上,八点左右再打过来行吗?”

  门外连连点头,意识到他看不见,又忙说:“可以。麻烦你了。”

  “不碍事,不碍事。”

  张爷爷待梁好运回来,就把这事告诉她。

  张家的电话知道的人挺多,比如张保栓等人,张悦芳和张跃华一家,还有段老三以及张跃民的同学师兄老师等等。

  这些人都不需要梁好运安排工作,梁好运就想到那个门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