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好运的九零年代第42节(1 / 2)





  梁好运点头,没敢提“爱干净”三个字,否则这些整天操持家务的婶子大娘非得问梁好运,她觉得谁不讲卫生。

  “我想找一些年轻的,或者近几年没打算生孩子的。”梁好运道:“能干两三年,农忙也不需要回来收麦子。越是农忙的时候厂子越忙。因为大伙儿没空做饭,帝都周边有钱的人都会买几包方便面或者八宝粥。”

  方便面大伙儿听说过,八宝粥还是第一人,有人忍不住问:“啥是八宝粥?”

  梁好运:“就像咱们家煮的稀饭,放莲子红枣麦仁红豆那些东西的粥。”

  “那不就是八宝饭?”

  梁好运笑道:“饭是干的,需要热一下。那个打开盒盖可以直接喝。跟罐头差不多。”

  众人懂了。

  梁好运把皮球踢给他们:“你们看是不是商议一下,每家出一个人?”

  众人犯难了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闺女和儿媳妇。按说应该让儿媳妇去,儿媳妇赚了钱,他们这些当长辈的负担也能轻一点。闺女过两年肯定得嫁人。

  可是不让闺女去,闺女也不高兴。

  张保栓的娘就说:“好运,你来挑吧,我们又不知道你需要啥样的。”

  “要不这样,合适的人选都叫到我这边,我看着挑,要是一家挑中两个,一家一个没有,你们也别生气。我自打嫁给跃民,总共没在村里待一天,大部分人我都不认识。”

  这话众人信。

  张家二老告诉梁好运,谁谁家姑娘可以,谁家媳妇能干,只要梁好运不问她们的名字,梁好运也不知道谁是谁。

  于是各家各户把他们家二十左右的闺女,三十来岁的媳妇全推出来。

  挑人这种事梁好运也没干过,不过做食品吗,最重要的是讲卫生。

  梁好运也没问谁谁跟谁一家,瞧着头发清爽,指甲缝干净,衣服虽然破但依然很整洁的挑出来,结果就挑二十来个。

  起初村里人糊涂,很想问梁好运咋挑的。

  挑中的这些人到梁好运另一边,眼珠子活泛脑袋好使的人瞬间发现,这波人比没被挑中的那波人看着舒服。具体哪里舒服,一时又说不上来。

  梁好运随后又挑几个四十来岁的婶子大娘给工人们做饭。

  随后,梁好运示意老村长说两句。

  老村长开口问:“跃民媳妇刚刚已经说了,村里人她认不全,你们对她来说都一样。现在人选好了,大伙儿都没意见吧?”

  梁好运挑人的时候,既没有征求老村长的意见,也没看张跃民的脸色,看起来就像是胡乱挑的。大伙儿也不好有意见,高兴的不高兴的都挤出笑表示没意见。

  张忠武的妻子忍不住问:“啥时候过去?”

  梁好运道:“十五号是周一,十五号上午,过去收拾一下,十六号上班,正好半个月,也好算工资。”

  “咋去啊?”又有人问。

  梁好运:“我周日晚上回来,周一早上你们去县里找我,咱们乘坐公交车一块去。离得比较远,先带一些用得着的东西。其他东西能以后再拿过去。或者让忠武叔,保栓叔帮捎过去也行。”

  张保栓、张忠武等人虽然经常不着家,但他们时间自由,去市里晚个半天也没关系。

  村里人一听这话放心了。

  张跃民便把名字统计一下。

  有人忍不住说:“还统计啥啊。”

  “以免你们回头把人换了。”张跃民很是不客气地说:“到时候好运不同意,你们又该说,乡邻乡亲谁去不一样啊。你们保证不这么做,我不写也没关系。”

  村委大院安静下来,有些人很是尴尬。只因他们刚刚还真想过,是不是把儿媳妇换成闺女,闺女的换给儿媳妇。

  梁好运惊讶,禁不住看张跃民,这也值得换啊。

  张跃民微微点一下头,记好了给梁好运,“回头让她们把身/份证给你,你再把她们的身/份证号记下来。”

  “咋还要身份证?”老村长也忍不住问。

  张跃民:“以免她们闯了祸跑了,好运去公安局报案都不知道该咋说。”

  有人禁不住说:“跃民,你这孩子上一年学,咋变成这样?”

  “我没上学也这样。您第一天认识我?”张跃民指着自己的脑袋:“我要是个傻的,能考上大学,还是帝都大学?”

  开口抱怨的人顿时被他堵的说不出话来。

  老村长笑了:“好了,好了,都少说两句。跃民,跃民媳妇,我也不留你们,你们爷爷奶奶还在县里等着呢。”

  “那就这么说定了。”梁好运点一下头,转向她挑中的那些人,“回头我就不过来了。周一早在公安局门口等你们。”

  老村长替众人回答:“行。回头我通知他们。”

  张跃民推着车子,带梁好运走人。

  张保栓望着小两口的背影,忍不住说:“这就好了?也太快了吧。”

  老村长:“只是招工,又不是拍戏选演员,也不是选劳动模范,还能要多久。也就是好运刚办厂,需要的人少。要是人多,她连挑都不挑,让你们都去。”

  “村长叔,您说跃民媳妇这个厂能成吗?”有人忍不住问。

  老村长哪知道,他又没搞过工厂,“跃民说了,下月一号发工资。只要有工资,你管她成不成。咱们是去赚钱,又不是跟她一块办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