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好运的九零年代第14节(1 / 2)





  五里坡的青年们听到这话立即毛遂自荐。

  刘向东转向张跃民,他以前跟张跃民聊过,他家亲戚他收拾,张跃民的亲戚朋友张跃民自个搞定。

  张跃民道:“其实不是我不带你们。我跟向东干的大,虽说没赔过钱,但也有不赔不赚的时候。万一你们跟我过去,那趟一分没赚,还受罪,我回头咋跟你们爹妈家人交代。”

  老村长的小侄子张保栓说:“这个我们知道。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。”

  “不光这些。”张跃民往外看一眼,不见他爷爷奶奶出来,才敢说:“我以前没敢跟爷爷说,那路上也不安全。向东过去,身上都揣着刀。否则晚上根本不敢合眼。”

  梁好运禁不住问:“还有截道的?”

  这次张跃民没瞎几把诌,刘向东道:“忒多,简直防不胜防。我刚开始干的时候不信邪,那年赚的钱一半折在了路上。”

  张跃民的初中同学和发小儿的父母都是老百姓,来钱不容易,不舍得他们这么折腾,闻言心生退意。

  梁好运发现他们没有死缠烂打,也没有无脑的承诺,钱丢了不怪张跃民和刘向东。梁好运觉得可以帮一帮他们,多个朋友多条路啊。

  “不去国外也能赚钱吧?”梁好运问张跃民。

  张跃民眉头微蹙,她干么总想着赚钱啊。

  难道是因为在梁家这些年,手里没一分钱,把人给憋成这样。

  张跃民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。

  这是心病,抽中十八万那一剂猛药治不好,得循循渐进。再说了,还有一万块钱在钱多银那儿。那钱不要回来,天降一百八十万,梁好运这个心病也治不好。

  张跃民想想她以前过的日子,不舍得糊弄她,也决定退一步,“也能。”

  “比如卖衣服?”梁好运看一下自个身上的裙子,“这裙子版型就挺好。去南方拿货,到菜市场门口,公园,或大学附近,百货公司门口卖,不用房租,一天卖个三四件,也比打零工强吧?”

  刘向东点头:“别说卖衣服,骑车卖冰棒,哪儿凉快往哪儿钻,一天也能赚五块钱。”

  梁好运想到现在天气越来越热,不禁说:“对啊。要是搁哪个厂门口,一会儿就能赚好几块。”说着说着有些心动。

  随后想到她奶奶的事,又不得不放弃。却又不甘心,现在的钱这么好赚啊。

  梁好运问:“跃民,回头你考上大学,我搁你们学校门口卖衣裳,你会不会觉得我给你丢人啊?”

  第10章 搬家

  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。

  刘向东一脸的幸灾乐祸,等着看他胡诌。

  两年前这么问张跃民,那只有一个答案——不行!

  身上那点清高劲儿没了。张跃民道:“那有啥丢人的。不偷不抢,光明正大,自食其力,我觉得挺光荣的。”

  刘向东意外,意外张跃民跟他想的一样,“不错啊,跃民,觉悟挺高。我还以为你只会读书呢。”

  “谁跟你说会读书就等于书呆子?”张跃民睨了他一眼,“酸儒那是解放前,可不是咱们长在红旗下的人。”

  梁好运心中大喜:“这话可是你说的。”

  张跃民见状,想笑:“你还是先把眼莫前的事解决了再说吧。向东,回去吧。”

  “等——等一下。”张保栓拦住他,看向张跃民,“那啥,你媳妇没空,我们有啊。帝都那么大,你媳妇要是搁学校门口,我们可以去公园去百货商店卖啊。”

  张跃民下意识问:“卖衣服?”

  张保栓使劲点一下头。

  张跃民瞧着他憨厚的样子,实在不想打击他,“你不行。”

  “为啥?”张保栓提醒他,“你媳妇初中毕业,我也是初中毕业,我比她还大两岁呢。”

  梁好运说:“这不是大小的问题。卖衣服得去南方拿货。坐火车,虽然路费不贵,可你不会。像你们男人拿货,肯定是拿粉粉嫩嫩花里胡哨的。那种啊,只有咱们乡下喜欢。像市里那些男的女的,特别是坐办公室的,那穿的特时髦。”停顿一下,想想怎么说,“听我堂姐说,他们都跟明星学,电影明星穿啥他们穿啥。什么哥哥的皮衣,发哥的围巾,还有那啥《英雄本色》里的女演员穿的白毛衣,我堂姐就有一件差不多的。他们不怕贵,就怕你东西不够好。”

  “我的老天爷,那我上哪儿给他们弄去。”张保栓忍不住说。

  钱多银和梁守义就一个闺女,那个闺女还当老师,自个能赚钱。梁好运这么说,张跃民信以为真,还帮梁好运补一句,“好运身上这条裙子,就这么点布料就要三四十。”

  一群光棍倒抽一口气,包括刘向东。

  刘向东立即说:“跃民,过两年咱们赚了钱,弄个服装厂吧。”

  “你得有服装设计师。”梁好运担心他把张跃民带沟里,连忙阻止,“我这个衣服看版型就是设计的,不是街边裁缝随便做的。”

  刘向东转向他:“你这啥衣服?我看看。”

  “标牌弄掉了。”张跃民道。

  梁好运指着背后,“脖子后面有商标。”

  张跃民翻开她脖子上的标识,一众人同时勾头。

  “春秋服饰!?”

  刘向东惊的骂了一句娘,“这可是南方最有名的牌子。早两年是搁天坛还是哪儿,还搞了个服装展。那个啥服装杂志,就是这个服装厂办的。听说他们老板也就二十出头,没比咱们大几岁。老牛逼了。我记得皇城根下就有一家专卖店,只卖高档货。老板自个开的。一两个月能赚一套房。”

  梁好运惊得不敢信,“一套瓦房?”

  “咳!”张跃民呛着了,“楼房。咱们去市里买东西看到的那种很高很高的楼,一个月能在那里面买一处。”